【原 文】 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即如生 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
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語譯】 雲谷禪師在此就講道:豈祇是功名?
求取功名是要靠積德 ,是要靠過去累生中的修積,才能夠得到科第,世間享家財萬貫者,一定是富貴之人,才能夠享受富貴,富貴不是隨便可以得來的。
「百金」是講中富,就是講中產階級,必定他們前世都種了善因,是大富之人,或是中富之人。應該餓死的人,是前世造惡多端,不修布施,貪妒吝嗇所致。上天不 過就他們的個人質地、因果,特地加一把力吧了!何時會稍加有任何特別的絲毫善惡的念頭呢?
「就 以生兒子來說,(正如農夫種植,下的種好,結的實也好,下的種差,結的果也薄)。譬如一個人積了一百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一百代的子孫來延續他的福祉,積了 十代的功德,就一定有十代的子孫來延續他的福祉,積了三代乃至兩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三代或兩代的子孫來延續他的福祉。至於那些祇享一代的福,到下一代就斷 絕沒有後代的人,那是他的功德太薄或者他的罪孽作得太多的緣故!
【原文】 「汝今既知非,將向來不發科第,及不生子之相,盡情改刷!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語 譯】 這是雲谷禪師教給了凡先生改造命運的方法,對著袁了凡的習氣毛病來下藥,應病與藥。
「你既然已經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所以要我『盡情改刷』,「改」是改 過,「刷」是刷洗,這些毛病都是我自己敘述出來的,所以雲谷禪師教我修持重要的幾個綱領: 「務要積德」是務必一定要積德,斷惡修善,積德、多做善事。 『務要包荒』是講心量要拓開,要能夠包容,不能包容,我們自己的煩惱就多。
『務要和愛』一定要和氣;一定要能夠博愛,仁愛是沒有敵對的。 『務要惜精神』要愛惜精神,知道保養身體,所以對於身體精神的保養要重視,不做無謂的消耗。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不要後悔,不要再去想它,想一遍則又造一次新業,阿賴耶識裡又落印象,所以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絕對不再去想它,要緊的是改正現 在的,修正未來目標,就是你重新產生新的「精神道德」生命了!
【原文】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也,猶可得而違也!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語 譯】 「凡夫的心地,七情六慾的身心,自私自利,這是凡夫心,一定墮在命數裡。」『義理之身』,自己覺悟之後,用的是覺心!「格」當作感格、感應講,那能不感動 天呢?以至誠感格而改變了命運,轉移了命運。 「尚書太甲篇」說:天命所作的不善是可以改變的,我們修善積德就可以改變的。「自作孽」是這一生自己造作的不善。
「天作孽」是宿世的,過去生中所造的惡 業,這一世所得的不善果報可以改,這就是宿命可以改。而現前造的罪業,那就沒辦法了。惡的果報一定現前,所以自己所作的孽不可活,那就沒法子改造了。
《詩 經》裡面有兩句話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是永恒的意思,「配命」就是上合天心,自求多福,這兩句話就是說:「自己要常反省,所作所為是否合乎天 道,合乎天道的話,很多福報,就會不求自來的!」
孔先生給你算命,你命裡沒有登科第的福報,沒有兒子,這是你過去生中所造的業,所積的惡業,前世所修的不善,但是可以改造,就是命運是有,但不是定命,不 是一成不變的,以前是常數,現在再造是變數。 就從這裡改,你要擴大自己的良知德行,盡力做好事,多多積陰德,(就是做了藏起來不讓人知道的善事,這才是真正的好事)。 這是你自己這一生所造的善業,當然你自己享受,怎會得不到呢?
【原文】 「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開章第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
【語 譯】 《易經》的道理,是為一些有德之士,教導他們要如何選擇對生命有好處的方向去發展,而要避免損害或凶險的地方。如果天命、命運是不可改變的,那麼吉祥又如 何可以得到呢?凶險又如何可以避免呢? 《易經》開頭的第一章,就是教導我們如何改造命運,就是『積善』,積善當然先要改過,改過而後積善,這樣的人家『必有餘慶』,你能不能相信?
【原文】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將往日之罪佛前盡情發露,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 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
【語譯】 我聽到雲谷的開導後就此深信,並且『拜而受教』,很誠懇地尊師重道的真誠表態,並不是隨便說相信,我一定照做,過了兩天都忘掉了。 我非常慎重誠心地把從前種種的習氣,種種的毛病都在佛前盡情發露,絲毫不隱瞞,而且『為疏一通』寫了一篇很慎重的「疏文」來向佛菩薩稟告,述說自己種種過 失的情形,向佛菩薩陳白,這是表示自己真心懺悔,求佛菩薩為作證明。
我發願『先求登科』,這「科第」考上進士,是他命裡沒有的,命裡沒有,而求得,那才是真正求得的,先求考取功名,並同時發願,願做三千件善事,以回報天地 神明,祖宗的恩德。
【原文】 雲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且教持「準提咒」,以期必驗。
【語譯】 雲谷禪師贈送『功過格』給我,什麼是「功德」,什麼是「過失」,列出具體的條目,教導袁我依此修行,每天反省檢點,有過失要記下來,修的善事也要記下來。 同時又教我修持「準提咒」,以便希望我所求的功名,一定能夠應驗。
【原文】 語余曰:「符籙家有云,不會書符,被鬼神笑,此有秘傳,只是不動念也!執筆書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
【語 譯】 禪師就對我說:「有些會畫符的專家曾說:「就是不會畫符,畫的符不靈,鬼神都笑話他,這符要怎樣畫才靈?密訣,就是不動念,『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 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畫符的密訣就在此,你懂得密訣,也就會畫符了。
你要是懂得這個原則,念咒也是如此!或者是向佛菩薩祈禱,或者是向天地鬼神祈禱,都要從無思、無慮處來感格,「感格」就是感應、靈感,都要從無思無慮處, 使心地真正清淨,沒有一個妄念,就是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我們祈求佛菩薩定要如此用心,至誠恭敬的去禱告,才有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