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雖然不是佛經,但是要把它當作佛經一樣尊重。民國初年,淨宗印光大師,一生中對這本書極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這本書約在百萬冊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對這部書的重視。不僅如此,而且還不斷提倡,教我們研究、實行、講說。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諸佛的法印。佛法是講原則,是講道理的。所以,佛經有五種人說,除佛之外,其餘弟子、天、仙、化人所說的,只要和佛說的宗旨一樣,不違背佛的原則,佛都承認它是佛經。
我們看看這本書的內容,都是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等於佛經。佛是講理的,並不是只有佛自己說的,才稱為佛經。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值得人讚歎的地方。
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原則,我們都應該看成經典。尤其是這本書,經過祖師的證明,一再提倡,它是我們學佛的根基。不但是學佛的基礎,也是一般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回最前
創造命運是有一套學問,它是有理論、有方法的。這些理論方法就在這本書中。本書的分量雖然不多,但對於這方面確實掌握住綱領。所以我們想要改造命運,創造命運。乃至學佛真正有所成就,都要依本書的道理方法為基礎。可見本書對於我們學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
《了凡四訓》是這本書的名字。「了凡」是寫這本書的人。「了凡」兩個字的「凡」字,有兩種說法。
第一、 是講到人。
如果不是佛菩薩羅漢這些聖人,就是一個平常的「凡人」。「了」是明白、也是完結的意思。「了凡」就是明白做個平凡人是不夠的,應該要做最上等的人。就是說凡是平常人所動那些不好的念頭,要漸漸消除。所以稱作「了凡」。
第二、 就是指作者袁了凡先生。
他是明朝人,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府的吳江縣。他是進士出身,做過寶坻縣知縣。他喜歡做善事,並且是信仰佛教的。因為他是一個大善人,所以大家都尊重他,稱他了凡先生。
「四訓」是四種教訓,就是本書所說的四篇文章:........回最前
第一是立命之學,第二是改過之法,第三是積善之方,第四是謙德之效。
這是了凡先生把他讀書所得到的心得,以及他一生奉行《太上感應篇》的經驗,寫了這本書來教導他的兒子。所以此書是他的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