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繫辭傳白話註解
繫辭上傳
第七章
【原文】
子01曰:「易其至Q2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義也。」知Q3崇禮卑04,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Q5矣。成性Q6存存07,道義之門。
[註釋]
01子:指孔子。02至:偉大、高明。03知:知通智,智性也。Q4禮卑:禮以卑為貴。
Q5其中:天地之中。Q6成性:保存成就廣大的善性。07存存:指不斷蘊育累積,生生不已。
【語譯】
孔子說:「易理實在是高明到了極點。聖人深研於易理,以成就崇高的德行和廣大的事業。」我們的智性要崇高,我們的禮儀要謙卑,崇高處要效法天道那樣能生物;謙卑處要效法地道那樣能長物。在天地崇卑之位確定之後,參天地化育的易道,也就能在天地之間發揮作用。我們保存此點天賦人性的,是人道之門,而能存續此點人性加以推廣的,就是行義之門。
第八章.....回最前
【原文】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蹟01,而擬02諸其形容03,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Q4,以行其典禮,繫辭Q5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蹟而不可惡Q6也,言天下之至功而不可亂也。擬07之而後言,議Q8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註釋]
01蹟:深奧複雜,幽暗難見。02擬:模擬、比擬。Q3形容:形態、容貌。04會通:會合變通,相合相宜之理。Q5繫辭:連繫於卦爻下之文辭,即卦爻辭。Q6惡:厭惡、厭倦。
07擬:比照。Q8議:評量,計劃周詳。
【語譯】
聖人看出天下萬物之理深奧複雜,而模擬其型態,以描繪出它們性能之所宜,設卦而為象。聖人能看出天下萬物的動變,觀察它們融會和變通之理,設下典章禮制,以求使它們能依此典章禮制而行,這就是繫辭而斷吉凶的作法,在卦象中,指的就是爻辭。由於聖人所言的天下萬物實相,因此純粹至善,使人不致因理深而厭倦,由於聖人所言的是天下萬物變動的至理,因此理路自暢,使人不會有一點混亂的感覺。所以聖人是比照萬物的實相而言的,是根據萬物變化會通之理而動的,因此擬之以為卦象,議之以為爻辭,能從卦爻的變化中以求通達天下萬物的心志。
【原文】
鳴鶴在陰01,其子和之,我有好爵02,吾與爾靡Q3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Q4,樞機之發,榮辱之主05也。言行,君子所以動Q6天地也,可不慎乎。」
[註釋]
01嗚鶴在陰下四句,是引自中孚卦九二的爻辭。02爵:酒杯,此指酒。03靡:一同、共同。Q4樞機:關鍵、主導中心。Q5動:影響、感動。06主:控制、操縱。
【語譯】
中孚卦九二爻辭上說:「鶴在陰暗處長鳴,其子便引聲唱和,我有好酒一壺,願與你一同享受。」這是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道理,孔子發揮說:「君子平日住在家中,如果所言都合理的話,那麼千里之外,都有人會望風來歸,何況近處呢?如果所,言不合理的話,千里之外都有人會反對,何況近處呢?可見言語是發乎己身,卻能及於萬民;行為是始於近處,卻會影響到遠方。所以言語和行為兩項,是君子立身處世的關鍵。這個樞機一動,便操縱了個人的榮辱。可見言語和行為是君子之所以能感天動地的法寶,怎麼可以不慎重呢?」
【原文】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01。子曰:「君子之道,或出Q2或處Q3,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Q4如蘭。」
【註釋】
01同人二句:是引自同人卦九五的爻辭。Q2出:對應於塵俗,即出仕為官。03處:遁世隱居。Q4臭:氣味。
【語譯】
同人卦九五爻辭上說:「以誠心相爻於人,開始時,也許頗為費事,須有號咷之苦,以明心意,直到相知之後,便能推心置腹,破涕為笑了。」孔子說:「君子立身處世的道理,無論是應世或隱居,無論是保持緘默或發表言論,必須誠意待人。須知兩人同心所發揮的力量,其鋒利可以切斬堅硬的金屬,兩人同心所說的話,其氣味有如苗蕙的芬芳,令人眷戀不已。」
【原文】
初六,藉用自茅,無咎01。子曰:「苟錯Q2諸地而可矣,藉Q3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Q4也以往,其無所失矣。」
【註釋】
01初六三句:此為大過卦初六爻辭。Q2錯:放置。Q3藉:墊著。04斯術:這種方法。
【語譯】
大過卦初六爻辭上說:「用潔白柔軟的茅草,小心的墊著禮器,總不會有過錯的呀!」孔子說:「把東西放在地上就可以了。現在更用茅草墊著,還會有什麼過錯可言呢?因為這樣已是夠小心的了。茅草這種東西非常柔軟纖細,但卻可以承重。因此如能像墊茅草一樣謹慎之心去做任何事情,必定不會有過失。」
【原文】
勞謙,君子有終,吉01。子曰:「勞而不伐02,有功而不德03,厚之至也。語言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註釋]
01勞謙三句:此為謙卦九三爻辭。02伐:誇耀。03不德:不以德自居。
【語譯】
謙卦九三爻辭上說:「君子勞苦功高,而又能謙虛自牧,最後一定能有成就,是吉無不利的。」孔子說:「任勞而不自我標榜,有功而不以德自居,這是秉性厚道的最高表現。也就是說他雖有功,卻能把功讓與人,使自己屈居於人下。這樣的德性,才稱得上是完美的上德:這樣的禮儀,才稱得上是虛心的恭敬。所以這個謙字,能使我們由恭讓,而保存別人對我們應有的尊重和地位。」
【原文】
亢龍有悔01。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02
【註釋】
01亢龍有悔:此為乾卦上九爻辭。Q2貴而無位四句:見於《乾卦.文言》。
【語譯】
乾卦九三爻辭上說:「飛得過高的龍,是會有悔的。」孔子說:亢龍之所以有悔,是因為他過分自貴,而沒有實權地位:過分自高,而缺乏百姓擁戴;使得賢人永遠屈居下位,而不能得到他們的輔助。這樣的話,便會動輒得咎而有悔的啊T,」
【原文】
不出戶庭,無咎01。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02,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事,幾事Q3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Q4也。」
[註釋]
01不出戶庭二句:此為節卦初九爻辭。02階:原因、媒介。Q3幾事:政務之事,事幾也。04出:泄漏。
[語譯]
節卦初九爻辭上說:「不隨意走出戶庭,自然就無從獲咎了。」孔子說:「禍亂之所以發生,主要是由言語為媒介的,所以做人君的如果不機密的話,便無法駕馭君子,同樣,做臣子的如果不機密的話,就會禍延於自身。因此事機如果不密的話,便會造成災害。所以君子必須慎密,不可隨便說話。」
【原文】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01。負02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03,盜思奪之矣。上慢Q4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Q5誨盜Q6,冶容07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註釋】
01負且乘,致寇至:此為解卦六三爻辭。Q2負:背著。肩扛著。Q3器:車具。04慢:輕忽、褻瀆。Q5慢藏:收藏財物太輕意隨便。Q6誨盜:引起爭奪。07冶容:指女子打扮妖冶。
【語譯】
孔子說:「《易經》的作者,真是採知盜賊禍亂產生的原因啊!」如解卦六三爻辭上所謂:「背上肩著重物,而且又高坐在車騎之上,招搖過市,這樣是會招惹盜匪來搶奪的啊!」背上肩著重物,這是小民為小利而謀生之事,所乘的車騎,這是君子為公務而運用的名器。現在小人不務本業而乘君子的車騎以誇耀於人,這樣便會引起別人搶奪之心。小人在上位而褻瀆名器,而在下位的人又暴虐無法,這樣就會引起爭奪的禍害。所以若不能小心的保藏名器,便會使人起盜心!過份的講究外在的裝扮,便會引人起淫心。《易經》所謂「負且乘,致寇至」,正是說明本身不夠慎密,是招盜致亂的主因。
第九章.....回最前
【原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01。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Q2也。
[註釋]
01天一等十句:為河圖之十個數。天為陽數,陽數屬奇。地為陰數,陰數屬偶。02鬼神:造化。
[語譯]
天的數是一、三、五、七、九:地的數是二、四、六、八、十。天數有五個奇數,地數也有五個偶數。天的五奇數,與地的五偶數,其位是奇偶相得的,而其變化也正合於天地變化之道。天數一三五七九,相加是二十五,地數二起來共有五十五。這些數字構成了易理的變化之道,而通行造化鬼神的功用。
【原文】
大衍01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02九,分而為二以象兩03,卦一象三04,牒05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Q6於扐07以象閨,五歲再閨,故再扐而後卦。
【註釋】
01衍:演繹。02有:通「又」。Q3兩:天地兩儀。04三:天、地、人三才。05牒:分數耆策。Q6奇:剩餘的耆策。07扐:夾於手指間。
【語譯】
廣泛推演天地的占筮之數可用五十根耆策來表示,其中實際祇用四十九根,一根不用,以象太極。將四十九策任意分為兩份,以象徵天地兩儀。從右手中取一根懸掛於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以象徵天地人三才。再以四莖為單位來依次數左右的耆草,以象徵四時的交替。先把左手的耆草數剩的餘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夾在無名指與中指之間,以象徵三年一閨。再把右手的耆草所剩的餘數夾在中指與食指之間,以象徵五年再閨。最後手中所夾的三部分耆草加起來(或五或九),便成了第一變。
【原文】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01,坤之策百四十有四02,凡三百有六十,當期03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Q4,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Q5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Q6。八卦而小成07。引而伸之,觸類Q8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註釋]
01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指乾卦由老陽爻組成,凡老陽爻皆從三變採算過的三十六策而來,故六爻共合二百一十六策。02坤之策百四十有四:指坤卦由老陰爻組成,凡老陰爻皆從三變採算過的二十四策而來,故六爻共合一百四十四策。Q3期:一周年。04二篇之策二句:二篇指《周易》上下經。其有六十四卦,陰爻、陽爻各一百九十二,陽爻乘以三十六,陰爻乘以二十四,其和即為此數。05四營:四次營求。即上文所言分二、卦一、牒四、歸奇這四道牒筮程序。Q6十有八變而成卦:指四營為一變,三變得一爻,一卦六爻,故十八變而成一卦。07八卦而小成:指九變可成三爻,得八純卦之一,八卦尚未盡萬物情理,故日小成。
Q8觸類:遇上類似的事物。
【語譯】
乾卦的耆數,有二百一十六策,坤卦的耆數,有一百四十四策,合起來,共有三百六十策,象徵一年的日數;《易經(上下篇六十四卦共有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象徵了物類的數目。因此按照筮占之法,由「分二」、「掛一」、「牒四」、「歸奇」等四個步驟而成一次變化,經過十八次變化便得到一卦。其實,在第九變時,所得的三爻即是八卦,已成就了宇宙萬物變化之策。由八卦而引申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再由八卦所代表的天地雷風日月山澤,相感相生,這樣一來,便可盡易占通天下之事的能事了。
【原文】
顯道01,神02德行,是故可與酬酢03,可與佑神04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註釋】
01顯道:顯發大道的作用。02神:向上提昇。當作動詞用。03酬酢:應對、周旋。 Q4佑神:輔助神靈。
【語譯】
了解前面這一套理數而善加運用,便能弘揚大道,使德行向上提昇,以臻於神化。這樣可用於處世應對,也可由此而贊天地之化育。孔子說:「能夠知道這一套卦爻和宇宙變化的理數,一定能知道造化神妙的作為啊!」
第十章.....回最前
【原文】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01:以02言者尚Q3其辭,以動Q4者尚其變Q5,以制器Q6者尚其象,以卜07筮Q8者尚其占。
【註釋】
01四焉:即「辭」、「變」、「象」、「占」。Q2以:用於。Q3尚:取法。4Q動:指有所作為。
05變:指卦爻的變化。Q6器:器物、工具。07卜:指龜甲上的占卜法。Q8筮:指耆草的占卜法。
【語譯】
《易經》有聖人作(易)之道表現在四個方面,即是「辭」、「變」、「象」、「占」。把《易經》運用於言教上的,是取法繫辭:把《易經》運用於行動上的,是取法爻變:把《易經》運用在製作器物上的,是取法卦象:把《易經》運用在卜筮上的,是取法占數。
【原文】
是故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嚮01,無有遠近山深,遂知來物Q2,非天下之至精03,其孰能與Q4於此。
【註釋】
01嚮:如構之應聲。02來物:未來的事物。03至精:至為精深。04與:達到。
【語譯】
所以君子當有所作為、有所行動時,必占卜以求教於(繫辭)。而耆占者有如接受天命一樣,不論遠近幽採的問題,都反應快速,且有如神通般的能知未來,易理具有如此精深的道理,又怎能達到這樣的功效啊!
【原文】
參01伍02以變,錯Q3綜04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Q5;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註釋】
01參:參與、相互。02伍:排列成行。03錯: 參雜、相間。Q4綜:條理一貫。Q5文:文采、特色。
【語譯】
易理的變,是參互相雜的,易理的數,是有分有合的。能通達其參互相雜的變化,可助成天下萬物的性能特色,能極盡其有分有合的理數,便可裁定天下萬物的是象。所以如果物理不是含有如此其真實的變化,又那會有這樣的功能呢?
【原文】
易無思01也,無為02也,寂然不動,感03而遂通天下之故04,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註釋]
01無思:是指無念。02無為:是指無造作。Q3感:陰陽互感。Q4故:原故、事故。
【語譯】
易理的本體是沒有自己的思慮,沒有自己的作為,是寂然不動的,可是由陰陽相感而生,卻能通達天下萬事萬物發展的原委。所以如果不是易理具有如此的神妙性,又如何有這樣的功能呢?
【原文】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01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02。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03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註釋]
01幾:動之微。02志:心意。03神:神妙。
[語譯]
易理,是聖人所極盡宇宙的妙道,細玩事變的機兆而得的。唯其能深人,所以可以通達天下人心:唯其能把握機先,所以可以助成天下的事務。唯其有如此的神秘功能,所以雖不有心求快,卻應對神速;雖不用力去行,卻能以理貫通天下。孔子所謂:「《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就是在講這個道理啊!
第十一章.....回最前
【原文】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01成務02,冒03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斯天下之疑。是故耆Q4之德圓而神Q5,卦之德方以知Q6,六爻之義易以貢07。聖人以此洗心Q8,退藏於密Q9,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Q10。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Q11者夫!
[註釋]
01開物:開創萬物。Q2成務:成立政務教化。Q3冒:包括、涵蓋。Q4耆:耆策之占。 Q5圓而神:圓通而神妙。Q6方以知:方正而明智。07易以貢:平易而有功用。Q8洗心:去除心中的執著成見。Q9密:自性幽隱處。Q10藏往:包羅過去的經驗。Q11神武而不殺:仁者無敵之意,大仁的表現。
【語譯】
孔子說:易學究竟有什麼用處呢?其用處有三,就是在於開發萬物以創造未來:經營庶務以助成教化:極數研幾以涵蓋天下之道,如此而已。所以聖人由開物以貫通天下的人心,由成務以莫定天下的大業,由涵蓋天下之道以斯決天下的疑難。
由於耆占的性能是圓通而神妙的,卦體的性能是方正而有智慧的,六爻的義理是平易而有功用的,因此聖人體察易理,以洗除心中的成見,和光同塵,深藏不露,把自己的一切和人民打成一片,以人民的憂患為憂患,他的神知可以包羅過去以預測未來。究竟有誰能達到這種境地呢?大概只有那具有聰明睿知,而又能神聖英武、仁愛萬物的古代聖王吧!
【原文】
是以明於天之道01,而察於民之故Q2,是興神物03以前04民用,聖人以此齋戒05,以神明Q6其德夫。
【註釋】
01天之道:陰陽變化之道。02故:生活事務。Q3神物:耆占等神通之物。Q4前:開發、開創。05齋戒:純淨心靈。Q6神明:神妙而清明。
【語譯】
因此深明天道的陰陽變化,細察人民的生活事故,而興舉耆占等通神之物,以開物成務,安頓人民的生活日用。由於這是神聖之事,所以聖人為此須齋戒以求心之誠敬無邪,才能使自己的德行神妙而清明。
【原文】
是故閤戶01謂之坤,闢戶Q2謂之乾,一閤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03,見Q4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註釋】
01闔戶:關閉門戶。喻為陰、潛藏,是為坤德。Q2闢戶:打開門戶。喻為陽、光明,是為乾德。03通:感應通達。Q4見:通「現」。
【語譯】
像關閉門戶一樣的潛藏,叫做坤,像打開門戶一樣的光明,叫做乾。一合一開,便是所謂的陰陽變化;一往一來的變化不停,便是所謂的感通。陰陽感通而外現的便是象,陰陽相和而生成有形有質的便是器,依據器的特性而加以裁成的,便是製器為用的法,運用其法,使人民出人進退都受用不盡的,就是所謂的神。
【原文】
是故易有太極,是01生兩儀,兩儀生四象02,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03。是故法象04莫大乎天地,變通Q5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Q6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蹟07索隱Q8,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嶪嶪Q9者,莫大乎耆龜。
【註釋】
01是:指太極。02四象:為太陽、太陰、少陽、少陰。03大業:開創萬事萬物的盛大事業。Q4法象:觀象取法。Q5變通:變化會通。Q6備物:畜養萬物。07探蹟:探究複雜的事物。Q8索隱:索尋內蘊之理。Q9嶪嶪:勤勉之狀,指功業。
[語譯]
因此易有最高最深的太極境界,在這境界中,陰陽末判,純粹至善。由太極演化,便有陰陽兩儀(在卦為陰陽爻,在現實為天地),再由陰陽的相感,而演化成四象,再由四象的作用,演化成八卦。
八卦形成之後,便涵蓋了一切吉凶的道理,依循吉凶的道理而行,便可創造開物成物的盛大事業。因此可為我們觀象取法的,莫如天地的大象:可作我們變化會通的,莫如四時之大順:在天上懸象照明的,莫如日月的輝光:在人世間最為尊崇的,沒有比富裕榮貴更大的:能畜養萬物以盡其用,立製器之法,以利天下的,莫如聖人之智:能探究複雜的事物,尋求幽隱之情,竭盡內涵之理,推求外包之廣,以斷定天下吉凶之理,使天下人心因明吉凶而知所勤勉的,則莫如耆龜之靈驗。
【原文】
是故天生神物01,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Q2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Q3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斯也。
【註釋】
01神物:揩耆龜。02象:仿效。Q3則:效法。
【語譯】
所以天生耆龜等通神之物,聖人依據它們而創作了易占的法則。天地運行變化,聖人效法它們而制定了卦爻的原理。
天象垂示我們一切現象,表現了吉凶的道理。黃河出龍圖,洛水出龜書,這是天象,也是聖人所要效法的!
因此易有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象,以垂象昭明於我們。在卦爻之下繫辭,就是要告訴我們何去何從,定之以吉凶的道理,就是要我們知所選擇,趨吉避凶。
第十二章.....回最前
【原文】
(易)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01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0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Q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註釋】
01自天枯之二句:此為大有卦上九交辭。Q2順:順於天理時運。Q3履信:實踐誠信。
【語譯】
《易.大有》上九爻辭上說:「如能得天的庇佑,便吉無不利了。」孔子說:「祐就是助的意思。天之助人,在於人能順於天道;人之自助,在於能重信諾。所以我們如能在踐履上重誠信,思想上順乎天道,而在品行上又能尚賢崇德,這樣便會獲得上天之祐助,吉祥而無所不利。」
【原文】
子曰:「書01不盡言Q2,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二」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Q3,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O4。」
[註釋]
01書:文字。02盡言:完全表達意念。Q3情偽:情指實質、情態。偽指作為。04盡神:完全地發揮天道生生之妙德。
【語譯】
孔子說:「文字不能寫盡心中之言,言語也不能道盡心中之意。這樣說來,難道聖人立言垂教的精意就晦而不明了嗎?」接著又說:「聖人畫卦立象,就是要表達文字語言難盡之意,設卦定位,就是要範圍宇宙人生的一切情態和作為。
根據卦象再繫上文字,就是要問發聖人繼天立極的金玉良言。由卦爻和繫辭之理,應變求通,以盡萬物厚生之利;鼓舞推動,完全發揮天道生生之妙德。
【原文】
乾坤其易之縕01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02乎息矣。是故形而上03者謂之道,形而下04者謂之器,化05而裁Q6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註釋】
01縕:通「蘊」,含藏。02幾:接近。Q3形而上:形的向上提昇。指超出具體形態之能量、道體。Q4形而下:形的向下落實,指有形物象。Q5佔:化育、運化。Q6裁:裁製成。
【語譯】
乾坤是易理所蘊含的精義吧!乾坤對待成列,易理就存在其中,乾坤破壞了,就無法表露易理的存在。易理不顯現,乾坤佔育萬物的作用也就要斬滅了。
所以形而上的叫做道,形而下的叫作器,陰陽運化而裁成萬物的叫做變,陰陽鼓動而流行的叫做通,興舉陰陽之理以安頓人民身心的就叫做事業。
【原文】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蹟,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下天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斯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蹟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註釋]
此段經文與第八章雷同,可參考該章註釋。
【語譯】
因此,《易經》所言之象,是聖人看到天下萬物之理深奧複雜,因而將它比擬成具體的形態,用來象徵事物適宜的意義,所以叫做「象」。聖人看到天下萬物的運動變化,因而觀察事物的會合變通,用以推行典章禮儀,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下連繫文辭來判斷事物的吉祥或凶險,所以叫做「爻」。
窮極天下萬事萬物深奧複雜之理的在於卦形:鼓動天下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在於卦爻辭:促使萬物化育並加以裁制的在於變動:推廣變化之道而行於天下的在於會通;知曉易理之神妙並顯明它的在於人對它的運用:學易之人靜默潛修而成就其事業,無須言語而使民信從,就在於美好的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