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老實修行

 

20161112 (16)

老實修行

忘了是那位大師常叫人要『老實修行』或是『老實唸佛』。

       以前唸到或?到這二句話時,心中總是覺得這八個字稀鬆平常,似乎覺得它很容易的做到,大言不慚的認為自己當然是老老實實的在修行,自己每天也有老老實實的唸誦佛經。

        這八個字連小學生也懂得,沒有太大的學問好向他人細說賣弄佛法的深奧或是修行的甘苦談,所以也就沒有深入去推敲它,只簡單的取其字義來解讀它。   

   如此這般的,一日復一日,它還是它,我還是原來的我,自己的苦難仍是如潮水般不斷的湧來,載浮載沈的自己不斷納悶著何時才能止息這些苦難到達彼岸。這個就是我老實修行的成果。

       今晨醒來,腦中忽然閃過『老實修行』及『老實唸佛』這八個字,不斷的嘀咕其意思為何?為何大師要如此說呢?是否有什麼玄機?忽然另有所感,原來除了字面上的意思之外,還有修行的步驟在內。

若我們先將此『老實唸佛』四字逐字拆開來看,即可看出其偳淣。

老:成熟的、過去的、舊的、持續不斷的。

實:存在、真的感覺、有的感覺。

唸:唸字可拆成口令心三字,意指口心皆在現在(今)一點(、)。

佛:覺醒的人

       所以,我重新將『老實唸佛』詮釋成『持續不斷的、真真實實的有將口與心皆放在現在一點上,這一點就是覺醒的功夫。』

        簡單的說,『老實唸佛』就是隨時隨地讓自己身心皆保持在覺醒的存有狀態上。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就不難了解大師為何要叫我們『老實唸佛』了,因為我們都是不老實的唸佛,可能我們只有嘴吧在唸而心卻沒有到,所以我們變成只有老實唸『經』而沒有在唸佛;

       可能是指我們斷斷續續的在唸佛,想到時才唸它,所以大部份的時間我們是在睡覺狀態。

        讓我們以保持覺醒的心情來重新看待『老實修行』這句話,或許你也會對它產生新的見解。

        這句話除了告誡勸勉之外,目前我將其詮釋成指示我們修行的路徑。一般而言,我們會將『老實』當作副詞來修飾『修行』這個動詞,即是描述『修行』這個動作的狀態是否很實在,有沒有老老實實的在修行。

        修行二字常常被人們提起,不管走到那裏,我們常會?到朋友勸誡你要多修行才好,彷若朋友的道行不錯;我想你也會很高興自己是一個修道的靈性動物,不是整天汲汲營營的在追逐利益、名聲、酒色財氣等身外之物。

       我想沒有人會喜歡自己被稱為很世俗、世膾的人。所以,你的朋友勸的很高興,你也聽的很歡欣,大家都來做一個快樂的修道人。

       但似乎很少人在繼續追問下去,做為一個修行人,要修什麼?要行什麼?這個答案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頂麻煩,端看你自我要求的層次。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老實修行』這四個字找出另類答案。如果將『老』字看成名詞及『實』字看成形容詞,那『老實修行』又有另一層的意思。

首先,我一樣的將其字拆開來看並且分別加上一個詞在先前的老字及實字之上。

老:成熟的、過去的、舊的、持續不斷的(習性制約)。

實:真的感覺、有的感覺、存在(凝固的)。

修:調整、改變、修正。

行:行為。行動的模式或過程。(如何行)。行動的起因(因何而行)。

老字通常在描述一種東西其成型時間或累積時間已經過了蠻長一段時間。

實字通常在描述物質的存在狀態像固體般的密集紮實。

修字意指改變或調整成正確的。

行字指的是人的行為,即是其行動的模式或過程。

       所以,修行指的是調整人的行為使其趨向正確的路。

       是故修行的本體是自己本人,而非佛陀、師父或是你的朋友,那你是否有詳細的、好好的觀察這個修行的對象:你自己本人。

       到目前為止,你是否最喜歡持續不斷的累積財富或是名聲,廣納俊男或是美女,收集名車或是名牌,維護地位或是形象,捍衛自我的觀念、家庭、權勢、主義或是宗教信仰。

       以上種種看似很多其實只有一種,這些都是你的習性制約,所不同的只是對象而已。如果你累積它們過久了,而且你對它們感覺似乎越來越凝滯僵化,不堪其沈重負荷,產生了厭煩的心情,不若往昔帶給你喜悅的心情。

       那代表了你的習性已經『老』與『實』了,它已經成熟凝固了,不再帶給你快樂反而變成了你的制約。這類的習性制約才是我們要去做調整與修正的東西。

       所以,『老實修行』中的『老實』在此已經變成是『修行』的對象,而且其次序為先有持續不斷習性累積(老),然後變成了制約(實),再來將其調整正確(修),化成一個新的行動(行),使你解脫制約恢復自然。

       我們的確很容易將過往的一些習性轉變成自我的制約,認為它是理所當然非常實在的東西,尤其是有關自我的概念。

       例如,你被朋友臭罵了一頓,你通常一定立刻回敬他,什麼東西嗎?有什麼資格來講我。

       若是你上司罵你,你不敢啍半聲,心中暗?〤〤〤。

       若是你先生或太太?你,你大概不加思索立刻咆哮回去,忘恩負義不知好歹的傢伙,搞不清楚狀況,我才是一家之主。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被外在事件剌激,受到過去種種的制約,我們的習性也不時地被牽動著而被動的反應,千篇一律的事件不斷的上演及下檔落幕。

       這些習性制約看似如同房子般的真真實實,但是事實上,它們只是我們心中虛虛假假的藍圖而已。由於我們過份的認同於這份藍圖,誤認為它就是房子般的堅固,這就是我們的習性制約。

        如果我們有實實在在的『唸佛』,有覺醒的話,那我們應該可以覺察到並發現 到習性制約其實是一個虛假的東西。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習性尚未成型之前,最初是你所做的選擇,然後持續不斷的強化它,變成了你的骨與肉;漸漸的你遺忘了 自己原來面目,轉而認同這個新成型的它,結果它變成反客為主,控制約束了你的整個身心。

       況且如果個人的習性是實在的、不可變的東西,那我們就可以輕鬆過活,因為沒什麼東西是可以修的,只能接受它們固定死的模式及存在的事實。彷若自己是一個機器人,所有的一切別人已經幫你設定好程式,你只有遵循設定好的行為模式。

       果真如此,我們決不會遇到任何一位朋友,勸你要好好修行,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所以,我個人認為修行的第一步是認識修行的對象:『老實』,瞭解個人習性其累積過程並如何轉化成制約凝固了。

       然後,第二步是確認修行的對象是否可以改變,就是要能觀察到『老』的虛與實的屬性,將其從『老實』洞穿成為『老虛』才行。

       有此體認你才會有信心,不會瞎忙一埸打一埸亳無希望的戰爭。接下來才能談到如何修正?如何行?

       談到如何修行?我們可以從修改的英文 modify 講起。

       Modify 若加個 e 即成為 Mode—ify , mode 是模態, ify 視為動詞作改變之意,或者變形為 mode - diff. 而 diff. = different 不相同的。

       所以, Modify 似乎意指了要改變舊的模態成為新的、不相同的模態才行,而模態在修行上指的是我們的『行』為模式。

        講到這個修字,我們得先釐清二個隱喻的概念在修之前,

        第一個概念是「 目標為何?」第二個概念是「 現在的狀態」。

        唯有先知曉這二個概念,我們才能知道我們該修些什麼?若不知曉標地物為何,我們就會像瞎子一樣亳無方向可言不知何去何從;若不知曉目前的狀態,我們就無法估計距離目標的遠近,亦即目前的錯誤量大小為何,唯有如此方可計算下次適宜的修正量為何。

       所以,修字不是那麼簡單,若沒有先瞭解它的表面意思及其隱喻的概念,我們根本不可能進行『修』的動作及事後檢視我們是否有修『正』了,還是修『歪』了。

       如果我們已經明確知道為何要修了,接下來,就要搞清楚要修什麼行?什麼是正確的修行?

        先前談論模態時,提到要知曉『舊』與『新』的行為模式,所以修之前要先檢討『老虛』的習性制約,才有機會將它做些微的調整或要做大幅度的改變,以產生『新』的行為模式並且確『實』的執行它,事後更需要檢視自己的狀態是否朝向自我設定的目標更近了些。

        若答案是否定的,那這個『新』的行為肯定是修『歪』了,一個無效的改變。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這個『新』的行為模式為正確的、有效的。若願意將此『新』的行為持續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變成一個新的習性而非制約,那我們將從過 去『老虛』的習性制約轉化成『新實』的行動,如此我們生活中的苦難肯定會降低不少。

        如果我們能確實的遵循大師的『老實唸佛』及『老實修行』之教誨,不論是表面上的字義或深入其執行的步驟,皆能對我們的生活解脫有所幫助。

        若我們一直依自己所認為的【老實修行】:老舊固實的制約行為,其結果實為依然如故,虛假無效的改變一埸。

       若我們又常常將修行一直掛在嘴邊上說說而已,無心將其落實於修行的實質意義,那我們早晚會自食『 老虛 修行』的惡果。

        除非我們能先覺醒的看清自己表面上『老實』的習性制約,進而洞悉此制約的 『老虛』的真實屬性,並清楚目前所處狀態及依據自己所欲的目標,將其做適宜的調整成為新的行為模式,進而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使其變成『 新實 修行』的習性,如此方能早日解脫我們的苦難日子,享受到『老實修行』的成果。

佛堂占察命理服務˙&課程時間
為免耽擱到大家的時間,務必事先電話預約服務喔!
有佛堂師姐專人在安排,黃老師沒有在受理預約服務哦!
  台北佛堂, 02-2314.5216 / 0903-787376  台北市忠孝西北路1段41號15之一
台中佛堂, 04-2426.1671 / 0955-583222  台中市西屯區中清路3183
高雄佛堂,  07-201.0116 / 0936-377931    高雄市前金區仁德街303號2樓
嘉義服務,每週五晚上 7-9      吳讚峰老師 0928-790133
服務地點:竹居茶樓 嘉義市大雅路二段275

瀏覽本網站若要得到最佳版面效果,請使用Mozilla Firefox Google Chrome 瀏覽器。

Copyright © 2011-2021 易學佛堂官方網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信箱: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版權所有 © 2016 易學佛堂.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