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二.3地藏王菩薩傳法無分別心

20160910 (27)世尊請地藏王菩薩傳法,法無高下分別的因緣
此經文有一特別之處,世尊在堅淨信菩薩請法後,竟然請祂轉向地藏王菩薩來請法,回應堅淨信菩薩的問題,這有兩個很大的因緣:

一、要提醒弟子們對於學習求法,不能有高下分別心。

二、再次將地藏王菩薩介紹給大家認識,效法等覺大菩薩的善巧慈悲心。

節錄原經文……

佛告堅淨信言:「善哉!善哉!快問斯事,深適我意。
今此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地藏,汝應以此事而請問之。
彼當為汝建立方便,開示演說,成汝所願。」

時堅淨信菩薩復白佛言:「如來世尊,無上大智!何意不說,乃欲令彼地藏菩薩而演說之?」
佛告堅淨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發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
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

雖復普遊一切剎土常起功業,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熏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
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

是故在斯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
又於此世界所有化業,唯除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
以是菩薩本誓願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
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說者。所謂巧演深法,能善開導初學發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
以如是等因緣,於此世界,眾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說之。」

爾時,堅淨信菩薩既解佛意已,尋即勸請地藏菩薩摩訶薩言:
「善哉,救世真士!善哉,大智開士!如我所問,『惡世眾生,以何方便而化導之,使離諸障,得堅固信?』
如來今者,為欲令汝說是方便。宜當知時,哀愍為說。」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語堅淨信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諦聽。當為汝說。...」

【地藏傳法因緣重點註解】

一、佛告堅淨信:「汝莫生高下想。」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師」!
這些道理都是告誡大家對於學習,不能有貢高傲慢,和高下的分別心,學習修行要心懷謙卑禮敬,是很重要的一個態度,凡世間萬物、販夫走卒、順緣逆緣都有能啟悟智慧的道理,更何況是一位發大願的等覺地藏王菩薩。

曾經某師兄來佛堂,嘴邊一直掛說他是皈依某某知名大師父,聊了一下,我勸他不要再提,他是皈依那位大師父的弟子,可能會有對這位大師父的不尊敬,他很遲疑地問說為什麼?
我也很直白地明說:

「你皈依在此大師父下學佛,卻對很多基本的佛法都不懂,豈不是很丟他的臉嗎?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再說出你的皈依師父是誰,比較好吧!」
學習是在求如何開啟自我的智慧,而不是跟誰在學?
或是學了什麼不得了的法門?

只是盲目地追求「名師」、「大法」去比較高下,皈依了哪位大師父,卻忘了自身要好好地努力學習、反省觀照、守戒行善、禪定精進,這一切都仍是枉然空談的。
也才會在金剛經中出現這段話,而讓很多人不知該如何去瞭解: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這就是世尊要破除世人不可貪慕虛名,對劣根人性與本性的教化開示,要明白「是諸善法皆是佛法」,在「契機施教」的學習精神下,任何契機因緣下,學會先聽聽看別人的心得善法是什麼,能相應地就虛心來效法學習。
若跟自己不合緣,也要尊重其修為智慧,不要以自我的觀點去排斥,或是否定批評他人的智慧。

以現在民主自由的風度來說:
「我可以不喜歡聽你的話,但是也不能叫你閉嘴,只好先聽聽你說些什麼,然後再默默地離開!」

二、又於此世界所有化業,唯除遍吉(普賢)、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

在佛經中常會去介紹出許多大菩薩,此經中也是將地藏王菩薩介紹給大家認識,而且是跟普賢、觀音等覺大菩薩齊名,所以才將此經稱為地藏三經之一。
也有人在閒聊時會提到說,佛門中為何會有這麼多的佛菩薩呢?而不像西方天主基督教,只有一位上帝「神」。

其實這是名詞稱謂上的不同,而造成認知上的偏差,所有在世間的宗教對於天界的基本觀念,都是「由一化多,再歸於一」,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在「契機施教」的慈悲精神下,為了要來度化千百眾生的一種示現。

天主基督教稱只有唯一的神是上帝,是為了要信眾不可心思旁騖、盲求忘失,但仍有基督來救贖世人,底下更有眾多的「先知」和「天使們」,在傳福音庇佑大家,只是不用「神」這一名詞去稱基督、先知和大天使、小天使們,但也是有眾多的神靈存在,所以有一個統稱叫做「聖靈」。

佛門也稱唯一的神是「真理」 ,或是自我的覺知 「佛」,而其他的神靈則稱為 「菩薩」、「羅漢」、「尊者」等名相,都只是不同因緣下的一個稱謂了吧!
對於名相上的稱謂是可以去專心觀想,如喜歡「地藏王」或「觀音」此名相,稱念觀想時,會常常起歡喜心,就好好地憶念,並且相信追隨,但是要明白這也只是一個過度的名相而已,不能產生偏差比較的執念。

三、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

天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大層次,地藏、觀音都是在無色界天的等覺菩薩,已經是無任何的形相存在,而可依千萬種人因緣幻化成千萬種身相,所以觀音菩薩的造型變化,可隨度化因緣如男、女、帝王、將軍、天王、書生等千百種化身。
只是地藏王菩薩幾乎都是現「比丘」出家相,這是為何呢?有以下的因緣:

1、對娑婆眾生的親近本願力。
因為在宇宙大千世界中,地藏王菩薩唯獨對於此(地球)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地有感情,因此以其大願力只化身為出家相,時時刻刻跟所有出家眾一樣,很真實地與大家生活著,讓世間眾生隨時都可以知道祂的存在,感受到祂的教化和庇佑。

2、將出家持戒的修行相應在眾生的內心裡。
「出家」是堅定表示要斷絕「酒色財氣」四大根性,遠離紅塵俗世七情六慾,放棄榮華富貴生活享受。
可是大部份世俗人很難做到,因此地藏王菩薩現出家相陪著眾生來修行,讓眾生感受到雖沒有福德善因緣去出家,但是以出家相印在眾生心中,時時存有出家的善心與正念,勤守出家該有的戒律和修為。
猶如身雖未出家,但心已出家在佛中!

3、成為出家眾的授戒導師。
在占察經中特別有提到,想要出家受具足戒,若是沒能得到善因緣的戒師來授戒,可以修此地藏占察法門,經由占察木輪占得清淨輪相,即可由地藏王菩薩來授戒,地藏王菩薩也因此成為出家眾的修持大導師。

4、金地藏的倒駕慈航顯化。
金喬覺相傳是朝鮮半島新羅王子出家時,他為求佛教正法攜神犬諦聽航海來到唐朝,住錫在九華山,苦心修行七十五載,於九十九歲肉身圓寂涅槃得道,保留全身舍利,世人認為其為地藏王菩薩化身,故又名金地藏。
從此也以金地藏出家法像,一直視為是地藏王菩薩的形象。

四、以是菩薩本誓願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穩。
有諸多的佛菩薩、神明都有哀憫眾生的慈悲心,紛紛發下誓願要來救贖庇佑眾生,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觀音菩薩的聞聲救苦、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地藏王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和關聖帝君、媽祖許多聖賢神明的救人神蹟等。

那大家應該都很虔誠地來相信這些佛菩薩的願力,就能得到庇蔭而離苦得樂,不再遭受到許多的災難和痛苦煩惱了,那為何真正能得到庇佑的,好像也不是很多人呢?

這個問題點就是在「相信」的堅定心上。

有太多人都是嘴巴說相信而已,或是只想著要享受到「白吃的午餐」,平常不燒香,卻臨時抱佛腳的心態。
要明白佛菩薩們都是教我們,「如何釣魚的立場,而不會直接丟魚給我們吃。」

所以自己要去做很多的功課,就像是一位百萬補教名師,也只是教導學生如何去讀書考上第一志願,而不會作弊幫你去考試,終究書還是要自己去讀。
所以想要得到地藏菩薩的庇佑,速滿你的所求、減滅你的罪報、除去煩惱障礙,請問菩薩所教導的功課你做了沒啊?

在佛堂幫信眾占察後,得到地藏王菩薩的指示,要上疏文念經持咒做功德來回向,都已正式擲杯上疏文簽名蓋上手印,但仍有近40%的信眾無法如實做到疏文中需要完成的功課,這就是「人性」的劣根障礙,明確白紙黑字的疏文功課都做不到,更何況是拜懺反省、守戒佈施、瑜珈禪定、發菩提心等功課呢?
讓菩薩再有多大的慈悲威神力,也是幫不上忙,更使不上力的!

有句話聽了悲哀卻很貼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所以不要再怨怪,為何佛菩薩都不保佑你了,應該先反省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到底做的夠不夠多,值得菩薩來庇佑你呢!

五、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說者。所謂,巧演深法,能善開導初學發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
因為地藏菩薩現比丘相,是跟眾生很務實地生活在現實中,對於眾生生活上遇到的各種諸多煩惱痛苦,祂也都有親身的體會感受,所以會設身處地以眾生的立場來幫助眾生,因此沒有深奧難懂的經典義理,而是用直接簡單善巧溫柔的教化,來讓眾生明白因果問題之所在,才有此占察木輪法門的出現,而被世尊稱譽為「善安慰說者」。

木輪輪相都是簡單易懂的文字道理,善惡業相條條分明,如占出善業多,則是有福報、多幸運的運勢,反之惡業多,那今世必多災難、果報厄運。
所謂「巧演深法」,不需多說大道理,或讓眾生對自己因果的懷疑,使初入佛門的弟子們,馬上就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因果業力有多少,再依序引導眾生來明瞭因果,深入義理,並且懺悔、守戒、修禪定。

地藏占察因果108年新書

佛堂占察命理服務˙&課程時間
為免耽擱到大家的時間,務必事先電話預約服務喔!
有佛堂師姐專人在安排,黃老師沒有在受理預約服務哦!
  台北佛堂, 02-2314.5216 / 0903-787376  台北市忠孝西北路1段41號15之一
台中佛堂, 04-2426.1671 / 0955-583222  台中市西屯區中清路3183
高雄佛堂,  07-201.0116 / 0936-377931    高雄市前金區仁德街303號2樓
嘉義服務,每週五晚上 7-9      吳讚峰老師 0928-790133
服務地點:竹居茶樓 嘉義市大雅路二段275

瀏覽本網站若要得到最佳版面效果,請使用Mozilla Firefox Google Chrome 瀏覽器。

Copyright © 2011-2021 易學佛堂官方網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信箱: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版權所有 © 2016 易學佛堂.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