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就可避免大過失
104.03.15易經靈修師資班心得 NO.8 林師姐
周文王當年用了七年時間來整理研究易經,孔子年近五十才鑽研易經,倫語中提到,子曰:「加我數十年,五十已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學易經是希望將來沒有大的過失,而人們活在世上,小的過失是難免的,那大的過失為何可以不犯?因為學習易經就可以避免了。
易經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也可以說是年代最久遠的一部經書,古人認為必須具備以下三種條件,方稱為賢人,這也是可做為我們後代人學習和了解易經的標干:
一、提高德行:德行讓天下人心意相通。
什麼是德行?德行就是幫助他人,讓別人感到幸福快樂,如老子言:「既以與人己欲多」,付出自己的時間精神助人,表面上是損失了錢和時間,實質上精神內在能力反而更強大,福報也滿滿的了。
為善為惡全在一念間,古今中外許多聖人,如甘地,畢身在為大眾付出,他離開人世時全身上下,只剩下一件衣服與一副眼鏡;
台灣「10元便當嬤」,賣10元便當給一般窮苦沒錢吃飯的勞工,這善事一做就是50個年頭,直到80多歲身體欠安不能再做飯為止,賣光畢身積蓄6-7棟房子,只是怕這些勞工沒飯可以吃。
也難怪乎被稱為「聖人」的人,往生後身上盤產都所剩不多,你覺得他們窮嗎?其實他們的心靈比誰都還富有,因為他們有顆為善的心,就只是替別人著想。許多人學了一點皮毛,就頂著鐵口神算闖蕩江湖,當全天下人都呆子,成了不折不扣的騙財騙色的神棍,這就是為惡,只是私心的只想到自身的利益,窮到只剩下錢而已。
二、培養智慧:解除天下人疑惑
當我們年紀大了,父母走了,老師不在了,易經就像位十分有智慧的精神導師,在身邊保護著我們,不讓我們犯錯。也許我們並不需要像古聖先賢一樣有者這樣偉大的志向,必須來解除大眾的疑惑,假使學了易經,當遇到困惑,易經能讓我們擁有智慧去判斷是非對錯,那不是件很值得的事嗎?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為何孔子說,「五十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了。
三、增強能力:為了安定天下人的事業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不變的道理,想在工作領域上希望得老闆的賞識而不被炒魷魚,首先必須有一定的能力和過人的表現,因為老闆可不是傻瓜唷!所以增強自己的能力,鞏固好自己的事業,如同聖賢為安定社稷為目標是一樣重要的。
上了3個多月的易經,深深覺得自己很渺小,連易經的十分之一都不甚理解,我總想,到底為何學易經呢?學習易經是為善修德,增加智慧與能力,才能天助自助,再去幫忙身邊的親友,這是我的目的,然而德行為何擺在第一而不是第二第三?主要是因為一個人必需以德服眾,若一個人學了易經,有智慧與能力,但卻心術不正將易經用在騙人的地方,啟不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這也是為何現代人一聽到易經、八字就直覺的把這門老祖宗五千多年的智慧當成占卜或迷信?是因為易經可以驅吉避凶,消災解厄?還是可以算出何時大富大貴呢?
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要「修德行善」,但這反而是多數命理師非常缺乏的部份。學習易經比較高的層次來說,是掌握自己對生命的主動權,培養智慧,發展能力兼顧德行。也許有人會問,那如果遇到了困難,易經又不是用來算命,那易經到底如何解惑呢?
當我們凡人遇到現實生活中的困難與痛苦時,是怎麼做的?
不論事情對錯,先怨天尤人一番?
六神無主,問神佛菩薩比較靈驗?
馬上占卜是否卡到無形的? 天生八字太差?
還是冷靜下來自我檢討?
亦或衝動行事,報仇廝殺?
古代天子也是會有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讓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處理的?
一、自己想想跟怎麼做比較適合
二、跟大臣或有智慧的長者商量
三、跟百姓商量,體察人民需求
四、用龜殼占卜
五、用易經占筮
觀看天子的做法,再反觀我們自己呢?發現差異在哪裡了嗎?你的順序又是如何?
易經自古被歸類於「哲學」,能居四書五經之首,五千多年來處於毅立不搖的地位,可不是浪得虛名的,易經說穿了,應是先理性思考,再來請教身邊有智慧的長者與專業人士後,仍不能解決問題時,補足我們理性外,尚無法理解的「超理性」問題,而非「不理性」唷!
有天我們若成為身邊親友的那位請益的智者時,請記得,解決問題不在於回答,而是在於分析,當你分析清楚、分悉透徹了,提問的人就知道該如何回答與解決問題了,因為只有提問題的人才知道答案在哪裡,故荀子曾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善為易者不占」,意思就是,真正懂易經的人他是不用易經占卜的,用理性與智慧處理足矣。
人與人只要有相處就會有利害關係,磨擦就這麼產生了,這就是練功的好時機,人生在不斷修練中才能成長,從小地方做起,每個起心動念都在化解自己自私的念頭,我承認自己也是有<天地否>的時候,但我期許自己不忘初衷,努力朝<地天泰>前進。
最後很感謝古人、先佛菩薩傳承如此厲害之經典,讓現代人在迷惘有盞明燈;也感謝我的易經入門導師:黃四明老師,讓我對易經不再陌生;也感謝來自北中南的同學們,有了你們一起討論卦象,易經變得有好玩有趣多了,一起為自己和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老了才會是個有故事的人,你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