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對大家的學習,提出以下看法感想
台中命理靈修班第一階段上課心得分享
命理靈修班的課程進度,在農曆過年前圓滿告一階段,過年後將會進入另一易經的新課程,老師對於大家的學習反應,也提出以下一些看法感想。
一、在佛學高僧傳分享部分
當初規劃佛學課程時,為何不來給大家講解一些佛經呢?
因為佛經的講解有許多法師,或是書籍解說,或是Youtube影片,都很容易可以來學習瞭解,反而是在歷代高僧傳的體會,非常容易被人所忽略。
而這一些高僧的修行「心路歷程」,應該是很重要又很「務實」的學習過程,所以透過高僧傳的分享,是要有三大學習方向:
1、要大家學會「說故事」
如何用簡單、白話的故事情節重點,讓聽故事的人,可以有所感觸共鳴,而產生內在啟發的影響,並不是要讓大家來「念稿報告」該高僧的生平。
也可以透過練習說高僧的故事,而學會如何來說八字命盤的故事,將八字十天干、十吉凶星宿,都用「擬像化」白話口語的特質,像在說故事般地讓對方很快來瞭解。
2、要大家學會「聽故事」
在對方敘述一段故事時,去聽出對方現在的心情狀態如何,是很輕鬆自如、緊張、或是敷衍、或是前後矛盾等,甚至對方為何會選此一高僧來分享,也可以藉此去掌握是否在暗示其潛意識的期望呢?
當然也可以進一步從該故事中,去瞭解掌握話語中的重點「關鍵詞」,和該高僧的修行學習的心路歷程,是否就是你所遭遇的問題呢?
因為在八字的服務中,去聽對方的傾訴,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所以「學會聽」再配合「四生相」的運用,就可以很快掌握住對方的內在「欲相」和「實相」,瞭解到問題的核心所在。
3、要大家去體會眾高僧的「心路歷程」
在以往的高僧分享中,容易過於注重其最後的成果,而忽略其經過的過程中,心境上的轉折成長,畢竟每一位高僧都會有其難念的經,那一些過程他們如何去面對、突破、超越,才是我們要去學習體會的重點。
甚至其中還會顯現出許多在修行上的問題來,例如今天的雲古禪師,其修行就經過了「六大階段」的轉折,從第一階段的誦經法會,轉到修學「小止觀」,再到「禪宗」,然後到「一心念佛」,爾後又融合「萬法唯心」,直到「唯心淨土」的悟道圓滿。
但是竟然最後在袁了凡來求法時,竟然引導他發願行三千件善事,和來修「准提法」,並沒有很「鄉愿」地要他去「念佛」、參加「法會」或是「持咒」就好,可見禪師已經達到「契機施教」不昧於俗套的境界了。
諸如此類不同的高僧生活的歷程,才是須要我們去體悟學習的方向,希望把這半年來有分享過的高僧們,大家都能夠再一一地去回想檢視一遍,
像是「自成法師」修行盡孝被寺院比丘排擠的矛盾折磨,而後自我學習了悟。
或是「濟顛禪師」不昧僵化理法的佛道之路,告誡大家去分別所謂「道教」和「佛教」的愚昧之心。
或是「法海禪師」代君王出家的無奈到悟道,和跟白蛇的一段衝突法緣等。
都須要大家再慢慢去體會的。
二、拜懺練洗髓功的部分
這一部分看來大家都持續的不是很理想,就讓我想起「達摩祖師」看到少林寺僧人的修持功課,只能一直搖頭感嘆的心境,修行是個學習的過程,就像是在學校「讀書」一樣,如果學生們只要上數理考試的課程,然後體育、音樂、美術和社區服務都不參與,這樣的學習態度正確嗎?
結果大家都又讓自己陷入到只重經咒,沒有全面平衡修持的學習中,沒有強健的身體和精氣神旺盛的「靈體」,如何在修持上能有成就呢?
每天一定要「拜懺」和「練洗髓功」,就是在強化增進精氣神能量,並且為打坐禪定打下很紮實的基礎,很快就能夠使自己更加地健康,並且也可以達到省悟禪定開智慧的境界,甚至有某種程度的感應,都是很正常的發展。
這些簡單的基礎功課若不好好必做,縱使八字易經卜卦學的很好,可能幫他人看個八字,就被過氣沖煞地發燒生病,卡一大推陰氣在身上,嚇得都不敢再幫人看八字解卦,那花這麼多時間來上課學習幹嘛呢?
三、學中做、做中學
老師都一再地強調命理學是個「理科」的學問,不是「文科」可以死背地,或是你都背起來就會應用的,而是一定要去「實驗」、「操作」,所以要感快去找很多人來給你操作看八字,自然就可以很熟練地來掌握八字的學理和運用。
有人會說:「沒學會,說錯了,不是會去害到別人嗎?」
這是很大的錯誤說法,甚至是對八字的學理應用不瞭解,才會有如此地錯誤觀念,因為八字的精神重點是在「引導、諮商」做吉凶的推論,而不是在「鐵口斷吉凶」絕對性的指示,所以我們在心態上是要用「推論」方式去提醒對方,因此在口語心態上要加上「可能」這樣的提詞。
例如,今年你有「劫財」『可能』會被騙破財,所以在投資借貸上要很謹慎。
而不是用「一定會怎樣」去斷言,說你今年『一定』會破財,所有的投資都不能去?
因此心態是「引導」、「諮商」導正了,哪會有「對錯」的問題呢?
如此對方因為你的提醒,而又謹慎地去查證,預防未然地躲過一些災厄,這才是我們來學習八字易經的精神所在。
或是在進一步引導對方來做「修行」的功課,針對自身的習性上缺點去改進,不是藉此可以讓對方能來徹底改變而改運,自己也又是一次很難得的「法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