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九華山
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大是四位大菩薩應跡的四個淨地,分別是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華山,其中安徽省青陽縣的九華山,即是地藏王菩薩的應化道場。
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西南四十里處,原名為九子山,發源於黃山西脈,經過太平、石域,蜿蜒進人青陽縣的南境,方圓一百餘平方公里。
九華山祖傳九十九峰,其中以天台、蓮華、天柱及十王峰等九峰最為雄偉。其中有九十峰峰頂有九小峰,形狀類似嬰兒圍成一圈,背向著外團聚而嬉戲,所以才有九子山之名。此山風景奇麒,山高雲表,各種地形高妙,瀑布、怪石、奇樹、溪流皆有,自古以來常引來很多騷人墨客的讚賞。
《太平御覽》記載:「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
而唐代詩人李白在此遊歷之後,石見九千峰聳立好像蓮花,
所以就寫下「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一詩 :
苗而九江上。遙望九華峰,
天河挂綠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
君倍東道主。於此臥雲松。
九華山的山名,也因此由九子山便改名為九華山了。而李白的另一首詩中云:「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更將九華山的靈秀氣魄顯露無遺。
九華山中多泉溪瀑布,怪石古洞。古松參天,而其間翠竹如海,山光水色,無比的獨特別緻,古往今來,天下名人奇士,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
其中十王峰為主峰,海拔一千二百四十二公尺,由於相對的高度相差十分的大,因此更顯得氣勢磅懶,上俯日月,下瞰雲霞。其中清泉逆石,碧霧擬空,更是奇麗無比。
九華山素有 「東南第一山」的美譽,而山上群峰藐秀,景色清幽,無怪乎很多人選擇來此修行,確實是理想的清修地方。
九華山上最早的寺庵,相傳建立於東晉。在東晉安帝隆安五年(公元四0一年)神僧杯渡禪師,曾經在此山講經傳法,開始創立茅庵。
九華山之所以傳為地藏王菩薩的應化道場,根據《宋高僧傳》卷二十所記載,其因緣是來自唐朝的金喬覺。
金喬覺是新羅(現韓國)王族,在佛陀滅後一千五百年 (永徽四年),攜著白犬善聽渡海來到九華山,看到山明水秀的九華山,便決定在此山修行,結盧七十五年。
相傅金喬覺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在殊勝的因緣中,開啟了地藏王菩薩與中華的殊勝因緣,而其法號為地藏,人稱金喬覺為金地藏。
金地藏在山中的苦修,感動了九華山大地主閔公,閔公心懷善念,對金地藏非常的崇敬。因此,每次設齋供養一百位僧眾時,必定虛讓一個位置,以迎請洞僧 (金地藏)來圓滿一百位僧數。
相傳金地藏為了弘法的因緣,有一次就向閔公乞求一袈裟的地。閔公二話不說便歡喜的應允了。這時只見金地藏將袈裟展開,投於虛空,袈裟偏覆了九華山,於是閔公就全部歡喜的將九華山供養給金地藏。